時間拉回到2016年12月。過了芝加哥運河往北,走在芝加哥市區熱鬧的”華麗一英里(Magnificent Mile)”上,來到芝加哥有名的摩天高樓”漢考克中心(John Hancock Center)”這裡,我正拿著相機,使勁地抬頭,對著這棟黝黑的梯型鋼骨建築拍照時,耳邊忽然傳來悅耳的鐘聲,轉頭一看,在馬路的對面矗立著一棟爬滿藤蔓的哥德式教堂–第四長老會教堂(Chicago Fourth Presbyterian Church ),這是在芝加哥近北區僅次於古水塔(Old Water Tower)的最古老建築物,與對面的John Hancock Center,形成一個古今建築的對比。
因為聖誕節,第四長老會教堂(Chicago Fourth Presbyterian Church)原本灰白的建築外觀,被聖誕花圈裝飾地格外美麗,也讓教堂顯得較有生氣,聖誕節原本就是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日子,教堂肯定是要以最歡欣的心情來慶祝這個節日,這感覺很像我們的釋迦牟尼佛誕生、玉皇大帝誕生、媽祖誕生一樣,各個寺廟無不大張旗鼓地用各種儀式活動來迎接這重要的日子,所以聖誕節來教堂,真是非常應景。
從外面喧鬧的購物大街走進來,你會覺得耳根子一下變得很清淨,因為教堂裡的氣氛相當莊嚴肅穆,保持安靜是基本的,這時,原本浮躁的心,也在踏進來禮拜堂的這一刻,沉靜了下來。

我以前去歐洲參觀過幾間古教堂,內部給我的感覺都是冷冷暗暗的,有的甚至可以說是陰森 (可能因為地下室存放著歷代教皇的遺體),所以這座第四長老會教堂(Chicago Fourth Presbyterian Church)的內部比起來算是非常明亮,點滿燈的教堂變得相當美麗而且溫暖,趁著這樣的燈光欣賞彩繪玻璃,更覺得絢麗,會這樣明亮乾淨,不曉得是因為聖誕節的關係,還是第四長老教會本來就很有錢??



芝加哥的冬天非常的冷,想要取暖,進來教堂吹暖氣是很好的選擇。可能因為太舒服、太安靜了,再加上天氣冷真的會讓人很容易想睡覺,好多民眾坐在這兒都打起盹兒來。


第四長老會教堂(Chicago Fourth Presbyterian Church) 建於1871年2月,歷經芝加哥大火與兩次遷移,最後在1914年落腳於現在這個位置。雖然外觀都是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形式,跟歐洲的教堂比起來,美國的教堂普遍感覺都非常新,可能是因為沒有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摧殘,也可能是真的保持得很好吧…..

走到戶外,穿過迴廊,教堂旁邊有一個小中庭,在夏天時第四長老會還會將禮拜移到此處。夏天在華麗一英里購物累了,來這個中庭坐著休息,享受鬧中取靜的靜謐,應該會很不錯。



來芝加哥漢考克大樓登高看夜景,或在旁邊的梅西百貨等購物完,有時間可以來這座第四長老會教堂(Chicago Fourth Presbyterian Church)參觀一下,尤其是晚上,教堂內部的燈會透過馬賽克玻璃窗往外照射出來,從教堂對面欣賞它的建築伴著燈景,挺美的~~